顯示具有 失智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失智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電影: 奧斯卡媽媽 (Mamma GoGo)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北歐鬼才導演佛雷德理克森Fridrik Thór Fridriksson作品,以下是他對這部片的介紹:

這部電影源自於我人生中非常私密又非常重大的兩個經歷: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及我的電影公司資金週轉出問題差點倒閉,在撰寫劇本的時候,剛好又碰到冰島的金融危機,所以有不順利剛好全都碰撞在一起。很多人問我把自身的經驗融入電影中,情緒會不會很難從中抽離,但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做的,之前的作品【光影歲月Movie Days】就是描寫60年代的雷克雅維克和我在那裡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一直覺得,只要創作者夠暸解自己的生活,從中深掘,一定有一些真實、可以感動人心的部份,閃耀在電影中被觀眾看見。

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母親依然健在,12年前她被診斷出罹患阿茲海默症。我們之間的關係從小就非常親密,母親一直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一個正面的能量來源,賜給我生命,讓我擁有樂觀的天性。但是疾病毫無預警的襲來,讓她的性情大變,幾乎成為另一個我不認識的人。跟這種病對抗的過程難熬又沮喪,我看過其他描寫阿茲海默症的電影,總是哀傷又負面。我希望可以拍一部截然不同的喜劇電影,用幽默與勇氣對抗它。這部電影,是我獻給母親的情歌。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親身的經歷:阿茲海默症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聽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和他們的家人親身訴說自己的故事...


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0/06/02/health/te_alzheimers.html?ref=thevanishingmind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美國的年長者受虐與失智症的問題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90歲老牌演員米其.魯尼呼籲美國馬上停止長者受虐的悲劇繼續發生
美國最近因為老牌演員米其.魯尼(Mickey Rooney)出面講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老人受虐情形,並呼籲現在就停止老人受虐事件,使得美國社會大眾看到老人生活與照護、心智功能老化疾病等問題。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南韓如何面對失智症?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你怎麼看南韓的作法?

在台灣呢?
考慮台灣的文化、社會等因素,什麼樣的方法適合台灣?

如果是你面臨的問題呢? 你會怎麼做?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亞魯馬爾的阿茲海默家庭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在南美洲哥倫比亞的亞魯馬爾(YARUMAL),有一個家庭有最多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由於遺傳的因素,許多家裡的成員、親戚在中年四、五十歲時,就開始出現症狀,年輕的孩子們也在等待阿茲海默症的來臨。

看看他們的故事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你了解阿茲海默症嗎?進來看!讓你的資訊不落伍!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BIG THINK提供最新的阿茲海默症研究:


主題包括:




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

阿茲海默症:能量不足?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對於導致阿茲海默症的分子機制,科學家只能確定與累積再腦內的蛋白質聚集有關,但這些蛋白質到底是成因還是導因?至今仍無法確定。

一項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指出,阿茲海默症可能和腦中的粒線體 (mitochondria) 有關。研究發現,粒線體中傾向有阿茲海默蛋白質聚集的老鼠,這些蛋白質會破壞牠們的突觸功能。因此,我們可能一直都忽略了粒線體在蛋白質聚集和突觸衰敗之間扮演的角色。 粒線體在細胞中扮演能量調節的作用,突觸可能是受到粒線體被蛋白質聚集破壞的影響,而失去功能。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阿茲海默症分子機制的新發現:兩個禍源 Amyloid-β 和 tau 可能互有關係!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失智症的判定往往透過腦中的老人斑 (amyloid plaques) 和神經糾結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老人斑是由 beta-amyloid 聚合而成,而神經糾結是由 tau 組成。過去的以充分研究兩者如何導致腦部變化:



但最新研究則指出,tau 在神經細胞的不同位置,扮演不同角色:在突觸 (axon),tau 固定細胞微小管 (Microtubule) 蛋白;但在樹突,它則有調節 beta-amyloid 毒性的作用。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被遺忘的時光 THE LONG GOODBYE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金馬獎導演楊力州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的新片,探討失智病患的電影。



官方網頁: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Dementia: the problems, solutions and human toll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上星期的The Global and Mail刊出Dementia特輯,討論了Dementia的議題,如:如何看待(對待)病人、預防、診斷與治療、public policy、some personal stories... etc.

Dementia: the problems, solutions and human toll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life/health/dementia/

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Eight Movies About Alzheimer's Disease You Shouldn't Miss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From , former About.com Guide
Updated January 07, 2009

The 2008 Oscar nominations included two Best Actress nods for performances in movies that deal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Here are eight movies you shouldn't miss that handle the difficult subject of Alzheimer's with grace, dignity, and realism.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Alzheimer's: Forestalling the Darkness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Medicine
Scientific American (June 2010), 302, 50-57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610-50

Alzheimer's: Forestalling the Darkness
Gary Stix


Interventions before symptoms appear could be key to slowing or stopping the leading cause of dementia

KEY CONCEPTS
  • The incid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continues to rise as the population ages, but effective treatments are lacking. 
  • Some new drugs may have failed because they were tried too late. 
  • New techniques to track the disease before symptoms arise may allow testing of drugs at a stage when they may be more effective.
—The Editors

In his magical-realist masterpiece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Colombian author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takes the reader to the mythical jungle village of Macondo, where, in one oft-recounted scene, residents suffer from a disease that causes them to lose all memory. The malady erases “the name and notion of things and finally the identity of people.” The symptoms persist until a traveling gypsy turns up with a drink “of a gentle color” that returns them to health.

In a 21st-century parallel to the townspeople of Macondo, a few hundred residents from Medellín, Colombia, and nearby coffee-growing areas may get a chance to assist in the search for something akin to a real-life version of the gypsy’s concoction. Medellín and its environs are home to the world’s largest contingent of individuals with a hereditary form of Alzheimer’s disease. Members of 25 extended families, with 5,000 members, develop early-onset Alzheimer’s, usually before the age of 50, if they harbor an aberrant version of a particular gene.

 
Copyright 2009 Nexus of Consciousness. Powered by Blogger Blogger Templates create by Deluxe Templates. WP by Masterplan